电路

如何使用发射极跟随器构建刚性电压源:5个步骤

統一超商-天涼了關東煮篇

統一超商-天涼了關東煮篇

目录:

Anonim

这个讲义将教你如何使用几个电阻,电压源和晶体管制作一个很好的电压源。只需要极少的电子知识!

供应:

第1步:动机

简单来说,我们可以想到一个 电压 (或更具体地,电位差)作为电路中的能量源。无论您的负载是什么(iPhone,扬声器等),您都需要提供电压才能正常工作。

假设您有一个电压源,但它不可调,您的负载需要更小的电压。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一组两个电阻器组成一个电阻器 分压器。如果您知道分压器的工作原理,您就会知道大部分电子电路是如何工作的!

第2步:分压器的工作原理 - 示例

分压器通过输出一小部分输入电压来工作。该分数由两个电阻器之间的关系确定。 基尔霍夫定律 告诉我们,在由一些输入电压Vin和两个电阻器R1和R2组成的电路中,R2上消耗的电压将是
VIN * R2 /(R1 + R2) .
如果我们将负载与R2并联,我们可以给它任意电压(小于Vin),并选择好R1和R2值。
例如,如果Vin是15伏特,R1和R2都是100欧姆(如附件中所示) 电压divider.pdf ),Vout = 15 *(100)/(200)= 7.5 V.因此,我们可以从固定的15伏电源获得7.5伏的输出!

步骤3:分压器作为电压源的问题(或凹陷介绍)

戴维宁抗性 (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电压源的内阻)是分压器的
R1R2 /(R1 + R2) .
虽然构建分压器并将其用作电压源很容易,但我们遇到了一个大问题。负载两端的实际电压相当取决于负载的电阻。
这种电压对负载电阻的依赖性导致 下垂这对电压源来说是不可取的。理想情况下,无论电阻如何,我们都会在负载上保持恒定电压。但是,当我们连接负载时,我们必须并行考虑负载电阻和R2。要添加这些阻力,您只需遵循等式即可
1 / Req = 1 / R2 + 1 / R3 ,
其中1 / R3是负载的电阻。这允许我们将两者的电阻加在一起,因为它是构成实际分压器的那两个电阻的等效电阻。考虑到这两个问题,让我们看一个分压器在小负载下可以下垂多少的示例。
假设我们有与以前相同的电阻器。但是,这次我们将加入10欧姆负载。而不是分压器中的第二个电阻等于100欧姆,我们必须考虑并联电阻并使用Req作为我们的电阻。
使用10欧姆和100欧姆并联电阻器,等效电阻为9.09欧姆(1/10 + 1/100 = .11,1 / .11 = 9.09)。当它用作分压器中的第二个电阻时,我们得到一个分压器,输出9.09 / 109.09 * 15 = 1.25 V,远低于我们想要的7.5伏!
我们最终想要的是一个 僵硬 电压源,或者无论负载电阻如何都不会改变电压输出的电压源。

第4步:晶体管解决我们的问题 - 发射器跟随器

事实证明,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叫做的特殊电路 发射器跟随河射极跟随器由输入电压(可能来自或可能不来自同一源)组成 基础 和 集电极 我们称之为 晶体管,晶体管的输出电压(和我们的负载,最终) 发射器.

使用晶体管时,有两个主要的经验法则。
1. 发射极电压始终为基准电压减去0.6 V压降(用于连接基极和发射极的二极管)。
2. 来自发射极的电流总是等于来自集电极的电流,大约是来自基极的电流的100倍。 ( 这有一定的局限性:如果集电极源无法输出足够的电压来保持电流达到该水平,那么您的负载将无法获得您试图提供的电压。此外,来自集电极的电压必须始终比来自基极的电压高约0.2 V.否则,晶体管会断裂。)

乍一看,射极跟随器似乎是一个无用的电路。我们的输出电压只是我们的输入电压,减去我们通过晶体管损失的0.6伏特。
然而,就“加强”我们的电压源(即减少下垂)而言,射极跟随器非常有用。理想情况下,电压源的内阻最小,我们的负载电阻最大。我们可以将此视为电压源“喜欢”具有较大电阻的负载并且负载“喜欢”具有低内阻的电压源。
发射极和基极之间电流差异大约为100倍意味着我们的电压源(在我们的例子中称为我们的分压器的戴维宁电阻)的电阻看起来比我们的负载小100倍,这有助于我们的下垂问题!
让我们重温前面的例子,但现在使用我们的射极跟随器电压源。然后Vout = Vin *(Rload)/(Rload + Rth / 100)= 15 *(10)/(10 + 50/100)= 15 *(10)/(10.5)= 14.28V。

第五步:一个好的电压源(或者至少要好一点)

此处显示的电路将提供一个刚性的5V电流,在通过负载的最大电流(即25 mA)下仅下降5%。对于您将要供电的大多数电路而言,这些通常是很好的数字,并且数字可以根据您的需要进行相应更改。发射器外的第二个电阻将防止负载爆炸。为了防止第二个电阻器影响您的设计,您希望保持该电阻远远高于负载电阻(如果没有意义,请参见并联电阻方程)。